【敕勒川人物春秋】力主通边识见高 消弭烽火女英豪——五兰妣吉小传

时间:2023-10-30 作者:

五兰妣吉(约1560年前生,1626年卒),亦称乌兰妣吉、把汉妣吉、大成妣吉、七庆大成妣吉、托克堆·玛沁夫人等,是阿勒坦汗爱孙把汉那吉的妻子。

把汉那吉,即额哲,号大成台吉,阿勒坦汗三子铁背台吉的儿子,幼年丧父,由祖父阿勒坦汗和祖母伊克哈屯抚养。

在1570—1626年这50多年的土默特部蒙古族历史上,五兰妣吉堪称一代女杰。她在实现民族友好、开展互市贸易、建设板升、发展土默川经济、制止内讧分裂、续建美岱召、推行藏传佛教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均发挥了关键性的重大作用。

把汉那吉4岁时,父亲铁背台吉去世,祖父阿勒坦汗和祖母伊克哈屯对其钟爱有加,将其抚养成人,并为其娶妻五兰妣吉。明隆庆四年(1570年)十月,阿勒坦汗将把汉那吉已下聘礼未迎娶之妻转聘于鄂尔多斯,把汉那吉因此对其祖父产生了怨恨之心,在其乳母之夫阿力哥怂恿下,与妻子五兰妣吉议定,带亲随十多人秘密出走,赶赴平虏城(明朝大同镇七十二城堡之一,位于今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凤凰城镇)投降明朝。

其时,明朝政府亦欲借此机会改善蒙汉关系,采纳了宣大总督王崇古、大同巡抚方逢时的建议,像当年汉廷对待匈奴呼韩邪单于那样,以优厚的贵宾礼仪热情款待把汉那吉一行,并授把汉那吉为指挥使、阿力哥正千户。把汉那吉、五兰妣吉等对此非常感激,发誓要为改善蒙汉关系尽心竭力,永无二意。

把汉那吉、五兰妣吉出走投明后,祖父阿勒坦汗和祖母伊克哈屯日夜思念。他们听从反明投蒙的白莲教头领赵全等人的建议,发兵围攻明廷的大同、上谷,意欲俘获明将,以其交换把汉那吉、五兰妣吉等人,但因天寒地冻,部众不愿征战,而明廷又以互开马市为由,多次派使者说服阿勒坦汗缉缚赵全等人,将这些人作为交换条件。

阿勒坦汗在三娘子的辅佐下,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于这年十月械系赵全等人至云石堡(明长城大同镇关堡,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境内),将把汉那吉、五兰妣吉换回。

把汉那吉夫妇临行时发誓:对明朝绝无二心。

明隆庆五年(1571年),明廷与土默特蒙古部落签订盟约,封阿勒坦汗为顺义王,封土默特各部首领60多人为都督同知、指挥使同知等官职,并且达成互市贸易协议,自五月底到十一月,右翼三大部先后在得胜堡、新平堡、张家口、万全、水泉营、延延等13处开设互市,进行贸易往来,大大促进了双方的经济发展。

实现蒙汉友好后,阿勒坦汗将驻牧大板升一带的满官嗔(又名蒙郭古津)部交于把汉那吉、五兰妣吉夫妇统领。据内蒙古社科院蒙古史学者晓克考证:“满官嗔驻地的大致范围是:大青山以南、呼和浩特以西、黄河以北,向西则接于多罗土蛮部所驻牧牟纳山(今乌拉山)一带。”

把汉那吉、五兰吉统领的满官嗔部不仅力雄强于其他部落,而且在互市贸易中,其他各部落首领市口固定一处,而把汉那吉、五兰吉却可随阿勒坦汗在得胜堡、水泉营两处互市。

互市的开设,贸易的进行,实现了蒙汉人民多年梦寐以求的互通有无经济往来的愿望,促进了蒙汉地区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据《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记述,在得胜堡、万全等地,开市之日,市集上“贾店鳞比各有名称”“南京罗缎铺,苏杭绸缎铺,路州绸铺,临清布帛铺,绒线铺,杂货铺,各行交易铺长四五里许”,一派繁荣昌盛景象。

把汉那吉、五兰妣吉主管板升一带后践行诺言,依时向明廷进贡,努力促进互市贸易的开展,积极维护边境安定和民族团结。

明万历元年(1573年),把汉那吉、五兰妣吉向明廷捕交了李四、刘洪四等“叛首”,并向明廷所派译者丛文光用心学习汉语文字和《孝经》等书籍,明廷对他们也十分优待。

明万历三年(1575年),因进贡和互市有功,明廷加升把汉那吉为昭勇将军。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四月,把汉那吉在行猎中不慎坠马而死,明廷予以谕祭。

把汉那吉去世后,所辖板升之众及阿勒坦汗所遗部众均由五兰妣吉统领,实力强盛。

此时,三娘子想让其爱子不他失礼娶五兰妣吉为妻,但遭到阿勒坦汗义子恰台吉等的极力反对,双方诉诸武力,大战于板升一带。《万历武功录》载:“三娘子遣人往钞诸板升富产;而大成台吉(五兰妣吉)娘子率众援板升,不使板升得卤。”从此不难看出,五兰妣吉是颇有主见、权威和指挥才能的市帼英雄,绝非任人摆布的等闲之辈。

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一月十一日,在恰台吉等支持下,五兰妣吉与黄台吉之子扯力克在后山帐中合婚(育两子,朝木台吉、冷克木台吉),扯力克与三娘子的矛盾加深,双方攻伐更甚。

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都隆森格汗(黄台吉)病逝,其长子扯力克继承汪位。三娘子将同明朝互市的印信交给自己和阿勒坦汗的儿子不他失礼。扯力克大怒,发兵讨伐。

在明朝兵部左侍郎郑洛调停下,扯力克于第二年尽逐诸妾,与三娘子合婚,并把库库和屯城(即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旧城)让给不他失礼掌管。随后明廷正式册封扯力克为(第三代)“顺义王”,三娘子为“忠顺夫人”。双方矛盾始告平息。

明廷封扯力克为顺义王、三娘子为忠顺夫人,夫妻二人移居归化城(现呼和浩特)。而五兰妣吉则转嫁于不他失礼为妻(二人生子苏都那木,即素囊台吉),明廷封不他失礼为昭勇将军,住大板升美岱召。

明万历十六年至十九年(1588—1591年),扯力克率部西行青海,与火落赤等会合,不顾明廷边臣要员郑洛的劝阻,弄兵洮河(位于中国甘肃省南部,是黄河上游第一大一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西倾山东麓勒尔当,藏语称为碌曲,意思为神水—樊尚仁注),攻掠明边境城镇。

五兰妣吉得知后,与三娘子一道千方百计劝导扯力克息兵停战,及时制止了西海战事,并提前返回土默川,维护了蒙汉友好关系。

遗憾的是西海战事虽平,却导致宣大总督郑洛等认定仰华寺为造成西海蒙古惹是生非的根源,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派兵焚毁了位于今青海省共和县恰卜恰镇北8公里处加拉村的仰华寺,使见证蒙藏历史具有深远影响的寺院毁于一旦。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不他失礼去世。五兰妣吉与其爱子苏都那美木(亦称素囊,为五兰妣吉与不他失礼所生)掌握东哨、西哨两支兵马,领有整个土默川地域,内守得胜、水泉两处边防,实力更加雄厚。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五兰妣吉主持修建了美岱召的大雄宝殿前殿和泰和门,用诸色珍宝塑成弥勒佛像,并以她个人的名义邀请迈达哩·胡图克图(亦写作“迈达哩·胡土克图)圣喇嘛来美岱召坐床传教,为所塑弥勒佛像开光。这是美岱召历史上又一个光辉的里程碑。从此,美岱召由原金国都城大板升城,变为寺城结合,人佛同居,兼有蒙古、藏、汉特色的塞上藏传佛教的寺庙之源和弘法中心,明廷赐名灵觉寺。更为可贵的是,泰和门镶嵌的石匾额铭文中,不仅记述了五兰妣吉修建泰和门的缘由、地点、时间,而且还留下了“木作温伸、石作郭江”两位汉族工匠的姓名。从此不难看出,五兰妣吉对兄弟民族汉族及其人才的尊重,也说明泰和门乃至整个美岱召的建筑是蒙汉人民共同智慧和血汗的结晶。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四月,扯力克病逝,按照阿勒坦汗“立嗣长”的遗命,本该让其长孙博硕克图继承王位,但是苏都那木凭借雄厚的实力及祖母三娘子、母亲五兰妣吉的支持,图谋篡夺王位,桀骜爽约,集结兵力。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那木尔台吉率73个台吉为博硕克图伸张正义,也集结兵力,双方成对峙状态,战事一触即发。

这时,宣大总督涂宗浚等出面调停,说服三娘子与博硕克图合婚,五兰妣吉也顾全大局,极力劝戒苏都那木,不让他胡作非为、侵扰明边,使他坚守贡市,从而消弭了一场内讧,维护了蒙汉友好关系。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六月,三娘子去世,苏都那木将三娘子所遗博硕克图的金银什物抢掠殆尽,并派人与明边臣交涉,企图再次袭封(继承王位),五兰妣吉与明边臣及时劝阻苏都那木。这年九月,五兰妣吉说服并且带领苏都那木与土默特3支12部首领,向明边臣投递保结,为博硕克图并且具名为自己及苏都那木讨,封升转职衔。她说:“我系先年同夫把汉那吉投降中国首款之人,素囊(即苏都那木)台吉是我与后夫不他失礼所生之子,即先王俺答(即阿勒坦汗)嫡孙。今忠顺夫人虽故,我同素囊母子俩,外领东西两哨部落,内守得胜、水泉两处边疆,一遵先王盟约,一报天朝厚恩,不敢变心,恳乞军门转奏万岁爷,怜我母子效劳年久,授我忠义夫人,升素囊都督同知,加赏表里。”(涂宗浚《请嗣封爵以顺夷情疏》)

十月,礼部复宣大总督涂宗浚:“东西各部酋长吉能、白洪大哈、素囊黄台吉等三支十二路援俺答、黄台吉、扯力克袭封事例,为ト石兔款关乞封…有旨:ト石兔准袭封顺义王(即第四代顺义王),赏大红五彩蟒衣一袭,彩缎八表里。把汉妣妓(即五兰妣吉)既素效恭顺,特准封忠义夫人。(《明神宗实录》),并升苏都那木为都督同知。

十二月,五兰妣吉亲自率部赴杀虎口外驻牧,以安众心,保障互市顺利进行,维护蒙汉友好。

五兰妣晚年居住美岱召主政东西两哨期间,颇有权势,凡出入境者均须持她签发的文书。俄国使臣佩特林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奉命出使中国,途经土默特万户,称五兰妣吉王妃权势煊赫,受人崇敬。

明天启六年(1626年)夏天,五兰妣吉去世,明廷予以谕祭和优厚抚恤。

摘自《人物履迹话包头》(主编:杨利民  执行主编:樊尚仁)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