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里的廉洁文化

时间:2023-10-19 作者:

文物看文明,“清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廉文化与品德密切相关,古人常寄情于物,以画表情,修身养性。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崇廉尚洁为优良传统,在时代的洗礼中历久弥新,从古至今,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也渗透在文物上。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科尔沁右翼中旗博物馆推出文物里的廉洁文化,再现文物中蕴藏的清廉风骨、清廉符号,多角度诠释清廉文化,弘扬崇廉风尚。

           铜“鉴”其身

辽八蝶纹铜镜,出土于科尔沁右翼中旗代钦塔拉三号辽墓,现收藏于科右中旗博物馆。铜镜正面用于照容正心,背面以纹饰装饰。镜泛银光,光可鉴人。素缘凸起,缘部雕磨痕迹清晰,半圆钮,连珠型钮座,钮内残存有铁条。纹饰利用细小的连珠纹形成的正方形分为三区,正方形的四个角顶于镜缘内侧。近缘处是一周小连珠纹,外区满布龟背锦。
属同源字,秦镜高悬这个成语,后来又演变成明镜高悬。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以铜镜有以镜为鉴,修身立德之意。
这和当今廉政建设中提出的照镜子,正衣冠正相契合。此外,古代日常用来梳妆、照容的镜子,被赋予了反省自观、以知得失的寓意。古代仕人借镜子的洁净光明,表达洁身自好、遵守规矩的志向。

温润如玉

元代透雕春水玉管,科右中旗博物馆藏品。
玉质温润,椭圆管状。通体镂雕草丛花卉,一只天鹅将长颈潜入其中,呈回头栖息状,惟妙惟肖。整个玉雕设计巧妙,以芦莲为背景,将天鹅藏于其间,主体突出,雕工精细,极富立体层次感。古人对玉的热爱不是因为玉的贵重,而是源于玉的品格,正所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他们常将玉佩戴在身上,用玉的品质作为自身的德行标准,以表清正廉洁,代表了君子清正高洁的形象,备受推崇。
玉,被赋予了各种美好寓意,是古人对美好人格境界的向往。从古至今,君子比德于玉,《左传》中子罕辞玉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子罕并非不爱美玉,只是与其相比,他更珍视自身的清廉美誉罢了。此后,便与清正廉洁结下了不解之缘。
虽淡薄得失,但大是大非面前仍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然。今非昔比,但我们仍然可以从玉中窥探到古人廉洁的品格,从而净化心灵,校正人生。


亭亭爱“廉”

辽白釉绿彩莲鹤纹洗,科右中旗博物馆藏品。可见彩鹤绘于内壁表面,造型立体,栩栩如生,器底表面饰有彩色莲花纹。

一篇《爱莲说》传诵千古,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更是成了无数君子一生追求的美德。“莲”与“廉”同音,而莲的高贵品格又使其与“廉”同义,有洁身自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以及对追名逐利世态的鄙视和厌恶的寓意。

莲花又叫荷花,莲花被崇为君子,自古以来,中国人便喜爱这种植物,认为它是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征,因此诗人有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

高风亮节

辽黄釉镂空八方形暖砚,征集于科尔沁右翼中旗,现藏于科右中旗博物馆。暖砚外观呈八方镂空竹室状。先有两层八方台阶,上为竹室。有八组竹柱,每组柱有三根竹、皆雕有竹节痕。柱间对应有六扇窗、菱形镂空,从竹元素的巧妙运用,可见器物主人的品格。
千百年来,中国文人咏竹、画竹、颂竹,将竹子作为清高自洁的象征,其精神内涵是中国子文化孕育出的特殊情节,竹子被赋予的坚毅、清廉等精神,又有“廉竹”等美誉在古代人们常在文物画作上以竹子为主题,竹子题材被文人雅士广泛应用。竹者,岁寒三友梅竹松之一,中华民族品格和情操的象征。东坡居士曾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个人的道德底线岂是种种名利地位、荣华富贵可以比拟的,我们推崇苏东坡,不仅仅推崇他的文学才华,更是推崇他的品格。一生坎坷多磨,居庙堂之高、陷牢狱之渊、受流放之苦,却不忘初心,清正自持、淡泊致远,无论多少磨难亦不能压垮他廉政为民的脊骨。
知古而鉴今,见贤以思齐。通过廉洁元素文物,大家可以感受中国廉洁文化传统,体会廉洁精神的源远流长,以文化的力量,营造出崇尚廉洁、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的良好风尚。通过以物说廉,生动再现了中华民族崇廉尚廉的历史传承,营造崇尚廉洁的社会文化氛围。
来源:科右中旗博物馆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