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川博物馆馆长 赵俊峰
明清时期,敕勒川地区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更为活跃。敕勒川博物馆《永恒的记忆--敕勒川历史文化陈列》的展厅内,展示的一些典型的文物、遗址和历史事件很好的反映了当时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深度交融。
一、隆庆和议
公元1571年5月21日,昔日的沙场得胜堡(今大同北)彩台高筑,在鼓乐声中,明朝大臣宣读隆庆帝“视华夷为一家,恒欲其并生于宇内”的圣旨,阿拉坦汗奉上贡市表文,对天起誓。“新生孩子长成大汉,马驹长成骏马,永不犯中国。”随后,明廷敕阿拉坦汗等蒙古六十多人不同官职,阿拉坦汗被封为顺义王。当场公布了双方签订的信守和平、禁止攻掠和开关互市的十三条款。没有多久,长城沿线西至延宁、东至宣大,开放了互贸市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隆庆和议”。隆庆和议顺应历史潮流,符合蒙汉各族人民愿望,使草原和中原保持了60多年无战事的和平。长城内外“三陲晏然,一尘不扰, 边氓释戈而荷锄,关城息烽而安枕”。隆庆和议实际上使得草原和中原实现了“和平统一”,成为中华民族史上的千古佳话。
蒙明互市图
二、泰和门石匾
在美岱召泰和门城门的正上方,镶嵌着一块石匾额。匾额的主体文字是汉字,共直书十行,在匾额的上端则横书藏文小字一行。是为了纪念公元1606阿勒坦汗的孙媳妇乌兰妣吉迎请麦达哩活佛来美岱召坐床而建,上面写的是“皇图巩固,帝道咸宁,万民乐业,四海澄清”,最后落款是“大明金国丙午年戊戌月己日庚午时建木作温伸 石匠郭江”。石匾是在重建美岱召时留下的美岱召唯一的文字实献,原件存于包头博物馆。
石匾有汉藏两种文字,可见那时候对于语言文字的使用就比较重视;落款“木作温伸 石匠郭江”,体现了对汉族工匠地位的认可;匾文中“万民乐业,四海澄清”的万民、四海折射的是不管哪个民族执政,追求的都是各民族共同繁荣。
三、走西口
从“隆庆和议”前后开始,到清末、民国时期,走西口一直没有中断。清王朝建立之后,在长城沿线设立五路驿站,即杀虎口、张家口、古北口、独石口、喜峰口。如果说张家口为“东口”,杀虎口便是“西口”。走西口,即晋、陕、冀的民众经杀虎口过长城、出口外,来到塞外阴山脚下的敕勒川地区。在阿拉坦汗时期,为了应对明朝的经济封锁,阿拉坦汗制定了吸引招徕汉族人口到敕勒川来务农的政策。一些在口内的贫苦农民和脱逃的军丁纷纷越界进入蒙地,阿拉坦汗发放牛羊、帐篷,给予土地让他们安家落户。清朝初年,清政府征战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以归化、绥远为中心的敕勒川成为军需物资的供应和转运基地。为解决军需粮草和物资需求,清廷招募口内农民进入敕勒川务农垦殖,户部印发“票照”,持票耕田。
“走西口”移民的到来,带来内地的耕作技术,也带来中原的文化,敕勒川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原来单一-的游牧经济被又农又牧、农牧结合的新经济代替了。丰富的农产品加上原来的畜牧业产品,使得物资大大丰富,民众的收益也大大增加。口内人的生活习俗也带动了当地民众生活方式的改变,逐水草而迁的牧民们开始定居,中原地区的房舍代替了千百年来随走随迁的毡包帐篷。餐桌上单一的牛羊肉、奶酪增加了五谷杂粮的食物,粗糙的皮毛衣服加之以棉布、绸缎面料变得漂亮多彩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昔日的荒原上出现了一处处新建的村庄。
走西口冲破了长城的分割,促成了两地的融合,促进了长城内外两个地区的经济繁荣。
四、旅蒙商
旅蒙商,是 “走西口”大军中一支特殊的群体。隆庆和议开关互市,长城内外双边民众都可参与以物易物的商贸活动。这期间,晋陕冀一边出现了一些专事与蒙民作边贸的商人,当地人称之为“旅蒙商”。
旅蒙商200多年的兴衰在民族贸易史上写下凝重的一页。首先,旅蒙商沟通了内地与边疆的物资交流。旅蒙商的出现,开展了商贸交流,满足了牧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对牧民的生存、生产的发展起到了桥梁作用。其次,旅蒙商的发展加强了蒙汉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旅蒙商在商贸交流中学会了蒙古语言,了解了蒙古人民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同时将汉族文化也带到草原,促进了牧区经济的发展。在交易和生产中,两族人民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互补关系,沟通了蒙汉各族人民之间、农牧之间、内地与边疆的交流与合作。第三,旅蒙商的发迹,拓通了蒙汉两地经济交流的通道,促进了草原集镇的形成,往往是先有商业后有居民。塞外著名三大名城归化、张家口、多伦诺尔就是在旅蒙商的发迹中逐渐繁荣起来的。
党中央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拓展草原丝绸之路,当年的旅蒙商们可以说也是草原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今天,我们在这条道路上前行,拂去历史的尘埃,也可以真切看到他们的足迹,听到大盛魁商队驼铃的回响。
综上所述,敕勒川这一方水土上曾经发生过 “胡人汉化”“汉人胡化”“胡汉融合”的故事,折射出如今的中华民族就是历史上各民族融合而来,无论从血缘还是文化上都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为一体、化为一家了。同时,我们看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发展都是互参互补的,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都是离不开的。他们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增进一体,好比大家非常熟悉的《敕勒歌》,敕勒人在唱,鲜卑人在唱,中原人也在唱,最后唱成了中华民族久久传唱的同一首歌。
悠悠漫漫的中华文明史,实际上也是一部各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大融合始终是大趋势大潮流。尽管这种融合的形式可能是战争的,也可能是和平的;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但殊途同归,最后的结果就是走向融合。民族在融合中发展,文化在融合中重生,地区在融合中繁荣。融合中汲取营养、提纯复壮,孕育新生命、焕发新生机!
上一篇:【爱包头 作贡献】敕博周动态
下一篇:释放博物馆的文化力量